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第十五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第十五章會議紀錄 游逸飛

時間:1月8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五章 北方之長期動亂- -五胡十六國
專書報告:
專文報告:童永昌 唐長孺,〈晉代北境各族變亂的性質及五胡政權在中國的統治〉,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2-184。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第169窟(西秦)
右史:西涼張輔墓陶缽解注文
疑難排解:童永昌

Read More...

第十四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第十四章 邱柏翔

時間:12月25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四章 長江流域之新原地- -東晉南渡
專書報告:童永昌 《魏晉清談》
專文報告:邱柏翔 田餘慶〈北府兵始末〉《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6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王羲之法書
右史:東晉泰和元年馮慶買地卷
參考資料:
林留根,〈江蘇鎮江東晉紀年墓清理簡報〉,
《東南文化》1989年第2期,頁153-158、134。
請自行上中國期刊網下載、列印。

疑難排解:清談、玄學報告者

Read More...

第十三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第十三章會議紀錄 邱柏翔

時間:12月11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三章 統一政府之迴光返照- -西晉興亡

專書報告:劉育信 陳寅恪,萬繩楠整理,《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淝:黃山書社,
2000年重印版。 (歡迎也有讀的大家幫我打摘要 XD)
專文報告:劉育信 唐長孺,〈西晉分封與宗王出鎮〉,《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臺灣不知道哪來的盜印版XD,頁127-144。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西晉墓青瓷魂瓶(王俊編,《馬鞍山文物聚珍》)
右史:兩晉官印(羅福頤編,《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
疑難排解:此週無

Read More...

第十二章會議全紀錄

第十二章會議紀錄 劉芝慶

時間:11月27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二章 長期分裂之開始- -三國時代
專書報告: 錢鍾書《管錐編》
專文報告: 錢鍾書《管錐編》論三國部分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朱然墓漆几〈宮闈宴樂圖〉(收於《馬鞍山文物聚珍》)
右史:《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簡四.十七
疑難排解:此週無

Read More...

第十一章會議全紀錄

第十一章會議紀錄 施昱丞

時間:11月13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一章 統一政府之對外 - -秦漢國力與對外形勢
專書報告: 施昱丞
王明珂,《華夏邊緣》,允晨。

專文報告: 陳佩歆
      余英時,〈匈奴〉1990,收於《漢代貿易與擴張》,上海古籍,2005
左圖:胡人像。
右史:匈奴文字。
參考文章為:
邢義田,〈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象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臺北,頁15-99。
馬利清、宋遠茹,〈關於匈奴文字的新線索〉,
        《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2期,西安,頁49-53。
請大家自行影印。

疑難排解:林楓玨

Read More...

第十章會議全紀錄

第十章會議紀錄 游逸飛
(發表時間:2007-11-16 22:18:32)
時間:10月30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 -東漢門第之興起
專書報告: 林楓玨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專文報告: 邱柏翔 劉增貴〈東漢的門第觀念〉收錄於《國史釋論下 陶希聖先生九秩榮
慶祝壽論文集》
左圖:漢代墓室、墓前立石(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右史:袁安碑(趙超《石刻古文字》)

Read More...

第九章會議全紀錄

第九章會議紀錄 游逸飛

時間:10月16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九章 統一政府之墮落--東漢興亡
專書報告:陳佩歆《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鍾宗憲,知書房,2005
專文報告:周孟蓁 〈關於漢代的宦官〉蕭璠
左圖:射爵射侯圖
右史: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的「立官桂〔樹〕」榜題
參考:邢義田,〈漢代畫象中的「射爵射侯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1分,2000,臺北,頁1-66。

Read More...

第八章會議全紀錄

第八章會議紀錄 游逸飛
時間:10月2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八章 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由漢武帝到王莽
專書報告:邱柏翔 錢穆,《秦漢史》(台北市﹕東大,2006)
專文報告:陳怡婷 傅樂成,〈漢法與漢儒〉《漢唐史論集》(聯經,1977)
左圖:馬王堆帛書--禹藏圖
右史:馬王堆帛書--雜療方一則
疑難排解:此週無

Read More...

第七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七次會議紀錄 蘇婉婷

時間:5月25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25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七章--大一統政府之創建
專書報告:邱柏翔 王學理、梁云,《秦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
專文報告:蘇婉婷 〈從李斯廷議看周代封建制的解體〉管東貴
左圖:秦始皇陵
右史:里耶秦簡。
疑難排解:童永昌

Read More...

第六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六次會議紀錄 蘇婉婷

時間:5月11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25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六章 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先秦諸子
專書報告: 童永昌 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江蘇人民,2002
專文報告: 童永昌 胡適,《先秦名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左圖:漢代畫像石裡的孔子拜謁老子圖
右史: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第十八簡
疑難排解:蘇婉婷

Read More...

第五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五次會議紀錄 蘇婉婷

時間:4月27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25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五章 軍國鬥爭之新局面--戰國始末
專書報告:蘇婉婷《先秦史》沈長雲
專文報告:邱柏翔 杜正勝〈土地的歸屬權問題〉
右史:出土齊國貨幣銘文「齊國之大刀」
疑難排解:林宛儒

Read More...

第四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第四次會議紀錄 蘇婉婷

時間:4月13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25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四章 霸政時期--春秋始末
專書報告:林宛儒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允晨,2006)
專文報告:吳佳欣 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
左圖:
右史:《侯馬盟書.宗盟類二》二○○:一。
疑難排解:周孟蓁

Read More...

第三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3月30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225
題目:國史大綱第三章 封建帝國之創興——西周興亡
專書報告:周孟蓁 《西周史》 許倬雲
專文報告:林宛儒 Jessica Rawson,〈是政治家,還是野蠻人?從青銅器看西周〉,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頁134-163。
左圖:利簋。《中國青銅器全集》。
右史:利簋銘文。
   收於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2006),頁31-34。
疑難排解:吳佳欣

Read More...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第二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二次會議紀錄

時間:3月16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225
題目:國史大綱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專書報告:吳佳欣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張光直 聯經/1990
專文報告:周孟蓁 〈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張光直
左圖:
右史:武丁卜辭一則
   (選自張衍田編,《中國歷史文選》,北京:北京大學,2002,頁4-5)
疑難排解:游逸飛

Read More...

第一章會議全記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一章會議紀錄 蘇婉婷

時間:3月2日星期五晚上七點半。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一章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中國史之開始虞夏時代
專書報告:游逸飛 《中華文明史.第一卷》 嚴文明、李零
專文報告:游逸飛 〈研究考古學文化需要探索的幾個問題〉 張忠培
左圖:(待補)
右史:北京大學考古系,〈鄭州市岔河遺址1988年試掘簡報〉,《考古》2005年第6期,頁17-31。

Read More...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規範

人數:五~十二人。配合討論室空間與討論效率。八至十人為最佳人數。   
有興趣有時間者均可參加,唯以對所討論的時代有基本了解為宜(如修過必修課)
時間:每週二晚上七點至九點。每兩週討論一章。考試、寒暑假暫停。實際日期再議。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232。
準備方式:
一、讀國史大綱一章。
二、自行閱讀一篇以上相關的文獻(時代須相符,可與他人重複),並於一週前貼文告知。
三、分配頁數、查核國史大綱引用的史料,史料過長時以印出為宜,請假者請補交。查核時可注意史料出處、前後文、疑難字詞解釋、文句錯漏、詮釋失當之處。
四、每章輪一人報告專論,書籍、文章皆可,自己的研究尤佳。並撰寫摘要(含評論為佳)印
發,請假者請補交。選擇專文者請選三篇以上主題相近的文章;選擇論文集者不必全寫,但亦不得少於三篇論文。並撰寫摘要(含評論為佳)印發,請假者請補交。
五、每章輪一人報告史傳,節錄、摘要其人生平印發,請假者請補交。史傳來源以正史為佳,其他亦可。
六、查核原典、摘要、報告之電子檔,請上傳至學校網頁的討論看板,以利匯整。若欲修改者,請在讀書會結束後一星期內補傳。七、學校每學期會補助每人三百元影印費。
討論方式:
討論方式:
一、未準備好當週閱讀功課者,不必前來。
二、參加者輪流導讀國史大綱各小節的內容、或提出問題,會事先分配。
三、討論以國史大綱內容為主,相關文章、史料為輔。
四、專論、史傳報告者請報告其摘要、心得。
五、主持人會準備圖、文史料各一則,當場帶讀、討論。
六、非專論、史傳報告者最好也能寫下摘要或心得並印發,以利討論。
七、劉芝慶每週會撰寫會議紀錄,史傳報告者請補充,大家可幫忙修訂。
八、專論報告者會後請進行疑難排解,處理一個未曾討論清楚的問題(大小不拘,也不求徹底解決)。處理後貼出並上傳至討論看板。若有需要,可於下次讀書會上報告。
九、可請假,但須事先告知,以便他人遞補原典查核、導讀。
十、請假過多、無故未到者,其去留得由其他成員表決,若無反對者,則取消資格。
十一、逾時不候。

緣起

讀書,是孤獨的旅程;但人在讀書之餘,又企求與他人對話。
歷史系要讀的書雖多,能受用一生的書卻不太多。個人以為國史大綱便是其中一本。因此我主持國史大綱讀書會的意願一直不減,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領略其中的好處。但參加讀書會的人不必同意我的心得,只須有心好好讀國史大綱;他日有得後,再來討論國史大綱一書的價值與定位。
各位或多或少都知道國史大綱讀書會的訊息,少數幾位還曾參加過一、二屆讀書會,故我不多言了。讀書會要求不難,大抵是每兩週上一次三小時的討論課的負荷,作業也比中國史一要少。以往讀書會都是每週一次,稍微吃重;改為兩週一次,當有助於讀書會長期運作。鑑於第二屆讀書會運作情況不佳,我將全程參與、主持第三屆讀書會。但我只是協助大家討論,而非主導。如果大家不認真,我也沒什麼東西可講。故我不參與專文、專書、原典查核,但我會盡量先閱讀大家讀的專文、專書,以幫助討論;請大家務必先行告知所讀的文章、書籍為何。每週我也將選讀一則史料,和大家一起討論。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第一篇

《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第一篇〈貴族制社會的形成〉摘要

謝仁晏

作者認為,清濁二流對立來自於選舉制度的擾亂,士大夫標舉了自己的價值標準,那就是清議的產生。

Read More...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序言

這是讀書會的blog,希望大家多多利用。

以後自己的摘要、討論紀錄、疑難排解或是讀書心得等都可以貼上來,並且在張貼文章時,注意在編輯畫面右下角填上這篇文章應該屬於哪個標籤,如「摘要」、「討論紀錄」、「疑難排解」、「讀書心得」、「資源分享」等等,以便分類與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