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第三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3月30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225
題目:國史大綱第三章 封建帝國之創興——西周興亡
專書報告:周孟蓁 《西周史》 許倬雲
專文報告:林宛儒 Jessica Rawson,〈是政治家,還是野蠻人?從青銅器看西周〉,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頁134-163。
左圖:利簋。《中國青銅器全集》。
右史:利簋銘文。
   收於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2006),頁31-34。
疑難排解:吳佳欣


☆導讀

一.西周帝系及年歷 : 林宛儒
二.周初之封建 : 蘇婉婷
三.西周勢力之繼續東展 : 吳佳欣
四.幽王見殺與平王東遷 : 周孟蓁


參加者 查核頁數 報告書籍論文

林宛儒 36-38 Jessica Rawson,〈是政治家,還是野蠻人?從青銅器看西周〉,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頁134-163。
童永昌 39-40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 人民 2000
邱柏翔 41-42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 2004 第二章 p.225-427
吳佳欣 43-45 馮天瑜《封建考論》武漢大學 2006
周孟蓁 46-47
蘇婉婷 48-49 蕭璠《先秦史》p.83-97
沈長雲《先秦史》第三章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上的聚落型態──一個青銅時代的例子〉《中國
青銅時代》

文章摘要
嚴文明、李零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西周部分摘要 游逸飛

第三章〈商周時期文明的興盛〉。
第一節說明周興起的興過。第二節討論西周的政治制度,介紹了中央政府、封建制度、井田制度。第三節從考古學入手,討論西周禮制。考古學證據與文獻證據高度一致,為西周禮制之特色。岐山周原發現與文獻完全重合的宗廟遺址。西周墓葬制度以族墳墓為主,曲沃晉侯墓地特別突出大宗,則開東周之先河。天子三椁四棺,諸侯二椁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這一規範化的棺椁制度始於西周,完成於春秋,禮記、荀子均有記載。西周前期用鼎制度有兩套,同樣規範化:一為周王室內部的天子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一為五等爵的天子九鼎,公、侯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

第四章〈輝煌的青銅文化〉。
第一節討論西周青銅文化的影響力。指出西周文化雖未超過長江以南,東、西、北均比商代擴張的更遠。作者比較商、周文化,認為商直接統治區大,周則小;商對間接統治區採羈縻手段,周則採封建政策;商直接統治區內文化融合迅速,周間接統治區內文化融合緩慢但綿長;中國文化真正的形塑、普及是在周代。
第二節討論西周青銅藝術的特色。西周早期完全承襲了商代安陽的青銅器物,並無獨特風格。西周後期為了配合禮制等級化,器物種類集中於鼎、簋、壺、盤、匜、編鐘,並以形態、紋飾相同,但大小等差遞減的「列器」形式出現。禮制需求也影響到鑄造工藝,分鑄法被渾鑄法取代;精細的獸面紋被粗放的獸面紋、幾何紋取代。第三節同樣介紹西周青銅藝術的特色。西周酒器明顯減少,花紋簡單潦草,長篇銘文出現。
第四節討論西周手工業。周人曾討論玉的抽象價值所在,大抵有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三方面。

第五章〈鐵器的應用和生產的發展〉。
第一節討論鐵器的發明。中國最早的人工鐵器發現於兩周之際河南三門峽的虢國大墓,早期發現集中於中原以西,故有冶鐵技術西來說。

第六章〈商周時期的都邑與商業〉。
第二節討論西周城市的考古發掘。豐、鎬遺址保存並不理想。成周與王城應為兩個不同的城,均在洛陽附近。魯曲阜城於西周晚期始建,大小兩城相套。

第八章〈商周時期的宗教與信仰〉。
第一節討論祭天與祭祖。天為周人的至上神,只有天子可以郊祀天地。周人極重視祭祖,不分貴族、平民。第二節討論占卜與周易。周易來源於筮占,筮占乃通過蓍草的數目來判斷吉凶,故周易的源頭可追溯至銅器、甲骨上的數字卦。周易卜卦也以變爻為吉凶關鍵。第四節討論絕地天通與巫、史的關係。

第十章〈文學藝術的興起與繁榮〉。
第一節討論西周的文學。金文的文學研究價值乏人注意,毛公鼎、散氏盤等長篇銘文價值比尚書還高。穆王以降,銘文漸趨格套化,幾乎只有時、地、人、官、賞賜之不同。《尚書.周書》雖相當口語,但與甲骨文相比,仍較典雅,為正式文體。第二節說明詩經裡有記述先周、西周初期之史詩。
第三節討論西周的藝術。陜西楊家堡穆葬有殘存壁畫圖案。第四節介紹了樂舞與樂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