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第二章會議全紀錄

國史大綱讀書會第二次會議紀錄

時間:3月16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討論室225
題目:國史大綱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專書報告:吳佳欣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張光直 聯經/1990
專文報告:周孟蓁 〈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張光直
左圖:
右史:武丁卜辭一則
   (選自張衍田編,《中國歷史文選》,北京:北京大學,2002,頁4-5)
疑難排解:游逸飛

☆導讀

一.殷代帝系及年歷 : 吳佳欣
二.殷人居地之推測 : 周孟蓁
三.殷人文化之推測 : 邱柏翔
四.殷周關係 : 童永昌

蘇婉婷 21 沈長雲《先秦史》第一、二章,頁1-91 
周孟蓁 22-23 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童永昌 26-27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觀堂集林》。
邱柏翔 28-29 〈殷周關係的再檢討〉張光直 收於《中國青銅時代》,頁91~119
吳佳欣 30-31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張光直 聯經/1990
林宛儒 32-35 李學勤,<青銅器與夏商文化>,《青銅器與古代史》,頁49-122。

改進意見:上一次如果有什麼問題沒有討論清楚或沒有解決,可以回去查資料,下次再來

報告。

上次的問題:

1.民族誌的部份好像還可以再做討論,第十二頁的部落聯盟制度,民初民族學也很盛行,之所以沒有把這套方法用於上古史的討論,可能與當時崇尚的科學方法有關,反對從事想像的歷史,使用民族學可能與他們的原則違背。

2.民初是用部落聯盟來理解五帝時期,但近年的考古學界對先秦史的研究反而認為是一早期國家的時代。部落聯盟是非常原始的,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其實就有國家的性質。大陸學者主要都是在談這些早期國家的課題,目光集中在考古發現的大量人殉、城牆、集體暴力、大規模剝削與資源集中,以及人類學酋邦與早期國家理論的運用。


第一、二節
導讀:先並論夏與商,放入殷代的帝系與年曆是因為有討論的餘地。

1.殷代帝王的名字是怎麼取的?
商代帝王多以天干為名,有死日說、生日說、卜選說、集團說等四種比較強的說法,張光直認為天干的選擇似乎無法以亂數解釋,故他認為商王並非一脈相承,至少存在兩個家族集團,各有不同的天干選擇。王暉的最新說法反對廟號說,認為天干可能代表了十個不同的家族集團。但此問題目前仍未能得到解決。

2.殷商有宗法制度嗎?
王國維因商代為兄終弟及而認為沒有(他指的為狹隘的宗法制度,而非尊卑制度);裘錫圭則認為有嫡庶制度才有宗法,地位是以親疏遠近來論定,殷墟卜辭雖無嫡庶二字,但已有表示同樣意義的另外兩字。

3.第25頁說夏商本屬東西兩個系統,統一之後才有均出自黃帝的說法。但沈長雲的先秦史則說兩者都是出自龍山,所以在傳說中他們才會擁有同樣的祖先。
張光直有夏商周的並立說,提出三代是橫向的關係。錢穆認為夏商的關係是橫向的,他在使用名詞上有自己的定義,稱之為民族,認為是一區域的政治集團,成為共主或大一統之後他才會以王朝稱之,從這方面看來錢穆的看法其實與張光直差不多。處理完夏商關係的問題後,進一步看夏商起源的問題。錢穆認為商居住的地方應在東方的濱海,大抵再河南商丘一帶,比較偏向於考古學上河南龍山一帶的說法,但他用的材料主要是文獻上的。張光直〈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個關鍵問題〉關於河南龍山與大汶口兩個說法都有提到。問題在現在商代研究因豐富的考古遺址出土而已能分成先商、早商、中商、晚商,討論起源應該以先商文化為主,因此應該注意的是過去囿於材料限制常用早商或是晚商的材料來討論商文化起源,由於在早商時期商文化已經急劇向外擴張,因此用這些材料討論商起源顯得很不可能。有很多學者注意到太行山以東的一個約與二里頭文化同期的漳河型文化,認為可能是先商文化的主要淵源,不過缺乏文獻的支持。

第三節
導讀:第三節錢穆用甲骨文資料去看殷商的特色與文化,幾乎都在批評郭沫若。郭沫若對商代的描述為「金石並用」,錢穆認為商代的青銅已經很發達,因此不認為還是金石並用的狀態;郭沫若又認為此時畜牧業興盛,認為當時的田主要是在種植飼料,貿易方面實物交易轉為貨幣交易。

1.郭沫若究竟是怎麼看商代是處於一個母系氏族為中心的社會?
郭沫若判斷母系社會是從當時相當重視先王配偶的祭祀來看,另外還有從「多父」
、「多母」的稱呼。由人類學的觀點來看,商代的狀況比較像二分合併型親屬稱謂,將父親的兄弟都使用父親的稱謂,母親的姐妹都使用母親的稱謂,父親的姐妹與母親的兄弟則用另外的稱謂。這似乎能解釋當時「諸父」、「諸母」的稱謂。另外,二分合併型親屬稱謂用在單系繼嗣法則與單一地點婚後居處法則的社會,父親與兄弟都是屬於同一繼嗣群體、同一性別輩分,共享社會上的相關特性,因此似乎能用在解釋為何商朝前期會兄終弟及,因為還保有著氏族社會的特性,王位是做為一項家族財產在家族內流傳。

2.在30頁的部份,錢穆說「周器濫入」、「器蓋不分」的狀況。
其實在商代的時候對器物還沒有明顯的分別,到了西周中期才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稱呼。為何錢穆說從銅器的多與精就能看到其文化程度之高?主要就是材質珍貴而製造需耗費多人力,而且器物雖然沒有專名但卻有許多類型的區分,可見當時的文化複雜與精緻。那為什麼會有周器濫入呢?一般學者根據風格分析認為沒有所謂周代的早期風格,都是承繼商代,所以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有許多周器被認為是商代的。至於器蓋不分,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蓋子也是有腳可以拿下來擺放,所以被認為是單獨的器。

3.安陽地區是個沖積平原,商周時期年均溫較現在溫暖,何炳隸根據詩經認為當時應該是一個半乾半濕的環境。張光直根據孢粉的考古分析認為當時應該是有許多森林的環境,生物種類十分豐富。

4.張國碩認為商代普遍遷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主都與許多輔都,輔都可能因功能性而轉換,主都與輔都的使用時期是重疊的,主都的功能一直都沒有放棄。輔都的功能很多,可能因征伐等目的而遷移輔都。關於殷墟沒有城牆的問題,這可能也與主輔都關係很有關係,以及「守在四方」的防禦體系,達到衛星防禦的效果,故不需建練夯土城牆來防禦。張光直對商都也有觀察,認為聖都是一直存在不變的,而實都是可以更換的,跟隨青銅礦的產地改變而轉換。(出自〈夏商周三代都制與三代文化異同〉)關於逐青銅而居的說法,目前發現的銅礦產地多在長江以南,所以這個說法顯然不攻自破。張光直雖然有注意到銅礦多出自南方,但他認為北方的銅礦含量也很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