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第十章會議全紀錄

第十章會議紀錄 游逸飛
(發表時間:2007-11-16 22:18:32)
時間:10月30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 -東漢門第之興起
專書報告: 林楓玨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專文報告: 邱柏翔 劉增貴〈東漢的門第觀念〉收錄於《國史釋論下 陶希聖先生九秩榮
慶祝壽論文集》
左圖:漢代墓室、墓前立石(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右史:袁安碑(趙超《石刻古文字》)


☆導讀及原典查核

一.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林楓玨
二.東漢之察舉與徵辟制度 邱柏翔
三.太學清議 陳怡婷
四.黨錮之禍 陳佩歆
五.門第之造成 童永昌
六.東漢士族之風尚 劉育信


參加者  報告書籍論文

邱柏翔 同專文

陳怡婷 劉增貴,〈論後漢末的人物評論風氣〉,《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0(1983) ,頁159-216

劉育信 陳啟雲,〈漢代的儒、法、道家思想〉,收於《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大學出版社。亦收於《劍橋中國秦漢史》中。
林楓玨 同專書

***************************************

討論紀要: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的政治制度史研究;思想史與社會史--儒、法、道:儒生、文吏、長者;漢代士人政治地位提升的原因;先秦兩漢的師生關係;漢代察舉與孝廉;門蔭、察舉、科舉制度的比較;漢代士人圈的形成;清議、清談與政治;漢碑形制;袁安碑文與當時政爭。

會後意見:
讀書會未來再論秦漢編,或可增加次數,以容納近年豐富的秦漢史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劉增貴〈東漢的門第觀念〉 邱柏翔

首先他先界定東漢的門第是屬於萌芽階段,與六朝稱為的門第社會在內容是不同的。東漢的門第觀,對外可以與寒門區分;對內方面,也反映了家族本身的發展及家族風格。而門第重要的三個條件是任官久、德性高、經濟富庶,前兩者至為重要。從漢初開始,就有結交王侯將相的觀念,至西漢中葉後開始形成世族。尚官閥、德業的風氣,形成當時的門第觀。因此「世其家」必然為高官者所考慮。不過漢代的選舉制強調德行,因此使得德業與官閥並重。這時期也開始重視譜氏之學,將一族的任官情形加以記錄,是門第凝聚的象徵。另外,也出現劃分門第高低的詞語,「閥閱」本指稱個人的功勞資歷,因漢代的功勞世傳的傾向轉而指稱門第世族。但是,門戶高低不見得只是存在於仕宦與否之間,連世族內部也因資歷高低也有區別。漢代公卿世傳已是普遍的現象,「公有公門,卿有卿門」、「以德舉族,以為命賢」等觀念深植於人心,寒門入仕之途不易,也以落籍無冠族之地、聯姻高門的方式突破。雖然東漢門第界線因士族的行程而加強,但選舉強調德業(超階級的),也使士庶間的界線並不是如此不可逾越。寒門仍可因德行出頭,「聲望」對於門第來說,遠較「官閥」重要。

門第不僅使得政治機會不平等,也反映在交由婚媾的社會層面上。交遊視社會地位決定,但同等地位的士族、豪右仍是有區隔的。在婚姻上,高門大族通婚的情形普遍,上層士族因交遊、婚姻形成一個特殊的集團。至東漢末,發展出的門第觀使得族內的聲望更較個人的官爵重要,甚至士族在社會地位上超越皇族,出現拒絕與皇族通婚的情況。但作者強調此時的交遊婚姻閉鎖的情形並不如六朝嚴重。

西漢以後,出現了廣泛的同姓觀念,當時人物不只是個人,也代表了整個宗族。而地方上也出現許多地望並稱的現象,以「姓」顯示族勢與聲望,而姓氏觀念的強調,從追溯譜系的風氣便可窺知。而姓氏觀念也伴隨著地望的強調,當時的人亦認為才德必與地望是相關連的。

門第除了以姓氏牒譜強調家族之悠久外,也以家族人物的賢能激發族內的榮譽感。因為賢父佳子累世相傳,形成所謂的「家風」以清德或節操立名。除德行外,學術世傳更為重要,不同世業傳承,形成不同的家族風格。而良好家風的傳承有賴子弟的教育,因此重視「禮法」。藉由禮法維繫族內的團結與聲望,即使是婦女,也皆以禮法持家。在此風氣下,「家訓」作品開始萌芽,內容多強調家族禮法或處世之道。從崇門閥、重氏姓、嚴交遊、尚禮法、貴德業等等內容,其實與東漢與六朝門第的發展是具有一貫性的,而漢代門第為其發展之先聲。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林楓玨

摘要:在中國傳統歷史中,大家都了解「士大夫」群體的重要性,因此在秦漢之後,中國政治也常被代稱「士大夫政治」。士大夫階層,具備了三種身分,既是為政者,官人;也掌握了知識,是老師;在鄉里家中,為長者。而余英時先生曾說過:「上起春秋戰國,即是知識階層的形成期,中論漢代,是知識階層的的定型期,下迄魏晉,則是知識階層的轉型期。」 本書作者閻步克先生雖認為中國士大夫政治直到唐宋後才達到高峰,但其發展過程,於戰國、秦、漢時期就已具備最基本的特徵,而他此書的書寫目的即是要了解這一時段士大夫群體的衍生過程,並著重於政治社會方面,也可以說,閻步克先生是要探討中國知識階層的形成與定型這兩個時期。

這本書共分為十一章,我認為可以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當然事前言。閻步克先生在前言中,提出了他對士大夫政治在形成期與定型期衍生的脈絡以及特徵,其中最重要的特徵即是士大夫階層的二重身分問題。士大夫階層於定型期後,即扮演了雙重的身分─學士與文吏,而作者這篇文章就是在探討二重身分在西周時代的高度重合,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因社會的分化而分離,以及東漢之後的再度重合的歷史進程。

第二部分作者認為,西周時代的「禮」是介於「鄉俗」和「政」之間,而鄉俗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統攝原始社會中的一切;「禮治」是因應社會的初步分化而自「鄉俗」進一步分離出的,「禮治」承認社會已有分化的現象,即是「君、師、父」,而要在這三種社會角色中,創造出可以貫穿其中的概念,而這項概念即是「樂」,以儒家的觀念來說,不強迫這社會分化的現象回歸原始狀態,而是要「士大夫」角色貫穿三者,達到孔子指稱的「和而不同」。但因春秋戰國以降,因「禮樂崩壞」,社會進一步的分化,出現了兩個自禮治傳統中分化出來的特殊群體,分別是從「事」進一步分化的法家及「文法吏」,負責執行政府行政;從「族」進一步分化出的儒家及「學士」,負責民間的學術活動。

第三部分作者說明在戰國得亂世中,完全以法家理論統制國家的秦國,依靠一群「文法吏」而一統天下,但因單一群體的專業化,底下其他階層皆未達到如此的專業化程度,使得秦二世而亡。漢朝繼之而起,直到西漢末年,漢朝的體制幾乎都是因襲秦政,雖然與漢武帝時期開始獨尊儒術以及實行察舉制度,但無多大改變,這由漢宣帝與其子的對話即可看出,漢朝的統治手法是「王霸並存」的。獨尊儒術和察舉制度只是讓儒者以常規的制度大量進入政府職位中,但未能一舉取代文法吏於政府行政當中的地位。

對於漢朝無法完全實行「王政」,讓當時代的儒者興起了一股取代漢朝的想法,這就使得王莽的新具備了理論上的依據,因為漢朝未遵行王政,因此可以遵循古制,禪讓於士人。因此王莽的新與秦朝可以說是天平的兩個極端,一個完全是以「學士」理念統制國家,一個完全的以吏為師,最後結局皆是速亡。基於這兩個極端例子,東漢的統治者開始回歸宣帝時的宣示「王霸並存」,而儒者們,也因為進入政府為政,也因政府的選官之法,開始學習吏道。為吏者,也因查舉制度和政府政策,不得不向儒家靠攏,最終形成的就是身兼二職的士大夫。

第四部分就是結論,作者在一次總結他之前的論述,並且提出他對士大夫演生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社會的連貫性特色以及社會分化的不完全(政府新對於地方社會是高度分化的),使得士大夫兼具雙重身分角色是一種歷史必然的發展,往後唐宋的科舉制度,也是因此種社會傳統的連貫性而產生的。作者也提到,此種非儒非吏的形態,也產生許多社會問題,就如同馬端臨說:「而二途皆不足以得人矣」。一方面是「學」不合「用」,另一方面「用」又拘束了「學」。

可是作者也提到,今人對士大夫政治的批評,很多是立足於現代社會的觀點。以這句作者說的話來總結:「各個文明都發展出了它特有的生存模式,它適應了環境、保證了民族發展,但也各有其不能克服的內在問題。…在傳統時代,中華文明的生活型態及其制度型態,大致上說是適應於生存環境和歷史背景的。」 這段話代表著作者對士大夫政治型態是抱持肯定態度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