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96學年度下學期成員心得

歷史所碩二 游逸飛
從草創至今天,國史大綱讀書會已經四歲了,就學生自行組織的活動而言,應屬難得。今年由於師長、學校的支持,讀書會的組織、規模也漸趨完善,實為幸事。教學發展中心提供的影印費,使大家影印講義、資料無後顧之憂,不必斤斤計較頁數。林維紅、閻鴻中兩位老師幫忙借圖書館討論室,讀書會規模得以擴大到十餘人,不必嚴格限制人數;閻鴻中老師更蒞臨現場指導討論,並分享自己閱讀國史大綱的心得,為我們日後閱讀、討論,點起一盞明燈。這一年來,讀書會有不少研究生加入,大學生也十分用功,著實提高了討論水平。歷史系學生活動不多,關係一向不緊密,讀書會也提供了好學者認識、交流的平台。
  雖然如此,讀書會仍有甚多待加強的地方。人才不足為一大挑戰。目前讀書會進行到隋唐部分,但參與者都不是唐史研究生;參與者幾乎都是中國史背景出身,同質性太強,下學期希望找中文系、藝史所的學長參加,以引起跨學科的火花。參與者雖然認真,但討論未必能聚焦,下學期或許可以設置專題,以利深入討論。閱讀、討論各種類型的資料時,必然壓縮國史大綱本文的討論時間,不利於把握其精義。
  總之,如何尋求通與專的平衡點,讓參與者更有收穫,是下學期讀書會的挑戰。
 
歷史所碩二 童永昌
本學期讀書會的內容,剛好落在六朝隋唐。這個時代被部分學者稱為中古,在錢穆先生眼中,則是中國由黑暗重返光明的轉折期。錢先生勾畫了南北朝政治的險惡與人性淪喪,卻又在幽微之中鋪陳了隨唐兩代的輝煌。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錢先生不免太重政治,看輕社會文化。雖然讀者不難在相關章節,體會錢先生對社會文化史的洞察,但即便是文化,在錢先生筆下最終也將與政治史嵌合。

Read More...

第二十二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5月27日 & 6月3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二十二章 統一盛運之再臨--隋室興亡及唐初
特別來賓:方令光。
專論報告:童永昌 陳俊強,《皇權的另一面:北朝隋唐恩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史傳報告:邱柏翔 新舊唐書〈李靖傳〉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
右史:(唐)強偉墓誌銘
參考資料:游逸飛,〈強偉墓誌銘注釋〉,未刊稿。
     毛漢光,《唐代墓誌銘彙編附考》第六冊第548則「強偉誌」。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麟德○二六。

Read More...

第二十一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5月13 & 20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瀰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特約討論人:閻鴻中老師
專論報告:劉芝慶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里仁出版。
史傳報告:張育齊 (梁)釋慧皎,《高僧傳》卷第六〈晉廬山釋慧遠〉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疑難排解:

Read More...

第二十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4月29日 & 5月6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二十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型態(下)--在五胡及北朝
專論報告:林郡儀 同下
史傳報告:陳佩歆 〈魏書.食貨志〉
圖像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北魏延昌四年蓋氏等造道教三尊像石
參考資料:巫鴻著,李清泉譯,〈無形之神--中國古代視覺文化中的「位」與對老子的非偶像表現〉,收於氏著,《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下卷,北京:北京三聯,2005,頁509-522。
劉昭瑞,〈早期道教造像研究〉,收於氏著,《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第六章,北京:文物,2007,頁175-210。
胡文和,《中國道教石刻藝術史》,北京:高等教育,2004。
右史: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 孫秋生二百人等造石像記
參考資料:龍門石窟研究所劉景龍、李玉昆主編,《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彙錄》506-507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1998)
疑難排解:施昱丞

Read More...

第十九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4月8 & 23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九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型態(上)--在西晉及南朝
專論報告:施昱丞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最後一章〈後論〉
史傳報告:謝仁晏《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北魏司馬金龍墓的漆畫屏風
參考資料:謝振發,〈北魏司馬金龍墓的漆畫屏風試析〉,《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1期,2001,臺北,頁1-55。
右史:前秦建元二十年三月高昌郡高寧縣都鄉安邑里籍
參考資料:榮新江,〈吐魯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第4輯,頁1-30。
疑難排解:林楓玨

Read More...

第十八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3月25日 & 4月1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八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魏晉南北朝之門第
專書報告:林楓玨 西晉戶調制相關問題及研究探討
專文報告:劉芝慶 鄭志明〈《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的斂葬觀〉《佛教生死學》
專題報告:游逸飛 回歸史傳--世運興衰下的人物賢奸
疑難排解:邱柏翔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左圖:新疆墓葬中的古屍
參考資料:王炳華編,《新疆古屍: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2001。
右史:北涼承平十六年沮渠蒙遜夫人彭氏隨葬衣物疏
參考資料:〈吐魯番發現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夫人彭氏墓〉,《文物》1994年第9期。柳洪亮,《新出吐魯番文書及其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1997。

Read More...

第十七章會議全紀錄

時間:3月11 & 18日星期二晚上七點。
地點:圖書館232討論室
題目:國史大綱第十七章 北方政權之新生命- -北朝
專書報告:邱柏翔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北京︰中華書局,2006)
專文報告:林楓玨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十五、十六篇
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政策)。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
特約討論人:林宛儒
左圖:北魏龍門石窟
史料帶讀者:游逸飛
右史:北魏鮮卑石室祝文
參考資料:米文平,〈鮮卑石室的發現與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北京,頁1-7。請大家自行影印,務必記得影印拓本(文章之後的圖版叁)
疑難排解:童永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