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96學年度下學期成員心得

歷史所碩二 游逸飛
從草創至今天,國史大綱讀書會已經四歲了,就學生自行組織的活動而言,應屬難得。今年由於師長、學校的支持,讀書會的組織、規模也漸趨完善,實為幸事。教學發展中心提供的影印費,使大家影印講義、資料無後顧之憂,不必斤斤計較頁數。林維紅、閻鴻中兩位老師幫忙借圖書館討論室,讀書會規模得以擴大到十餘人,不必嚴格限制人數;閻鴻中老師更蒞臨現場指導討論,並分享自己閱讀國史大綱的心得,為我們日後閱讀、討論,點起一盞明燈。這一年來,讀書會有不少研究生加入,大學生也十分用功,著實提高了討論水平。歷史系學生活動不多,關係一向不緊密,讀書會也提供了好學者認識、交流的平台。
  雖然如此,讀書會仍有甚多待加強的地方。人才不足為一大挑戰。目前讀書會進行到隋唐部分,但參與者都不是唐史研究生;參與者幾乎都是中國史背景出身,同質性太強,下學期希望找中文系、藝史所的學長參加,以引起跨學科的火花。參與者雖然認真,但討論未必能聚焦,下學期或許可以設置專題,以利深入討論。閱讀、討論各種類型的資料時,必然壓縮國史大綱本文的討論時間,不利於把握其精義。
  總之,如何尋求通與專的平衡點,讓參與者更有收穫,是下學期讀書會的挑戰。
 
歷史所碩二 童永昌
本學期讀書會的內容,剛好落在六朝隋唐。這個時代被部分學者稱為中古,在錢穆先生眼中,則是中國由黑暗重返光明的轉折期。錢先生勾畫了南北朝政治的險惡與人性淪喪,卻又在幽微之中鋪陳了隨唐兩代的輝煌。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錢先生不免太重政治,看輕社會文化。雖然讀者不難在相關章節,體會錢先生對社會文化史的洞察,但即便是文化,在錢先生筆下最終也將與政治史嵌合。


這正是上一代史家展現的關懷。他們身處巨變,對世事感受深刻,也連帶左右了視野與研究曲徑。他們對歷史不見得滿意,卻總要從中尋求信心,凡此皆非當代史學所重視。專業化剝奪了史家的發言權,歷史學被限定在小框中游移漫步,而即便是這麼小的園地,斷代史與專題史的分野令人望之卻步,我們擁有大批專業論文生產者,但傳統史學尋求的那種貫通與實踐則在冷潮熱諷中被淡忘。

通史的問題已然受到史學界關注,隨著電子資料庫的開發,學者可以節省查找史料的工夫,轉而處理更多跨斷代的議題,但實踐與現世關懷恐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整個時代的風氣,錢先生若知,恐怕也只能感嘆。

即便如此,閱讀國史大綱仍保留了許多可能。熱中專業論文的學者可從中找到大師的遠見;有意體悟史家致用之學的後輩,仍有可供景仰的表率。史學無法脫離知識,但若僅存知識,則學者只是學匠,史學就成匠學了。

國史大綱自非匠學之作,其中韻味,非細讀不可琢磨,本學期得與同儕共享此,所得甚多,實稱有幸。隋唐已終,來秋當入五代宋元,必有佳會可待,是所至禱。

史研所碩二 張育齊
本學期在研究所同學的邀請下,參加了國史大綱讀書會。就研究生的角度而言,所學習與投入的領域愈加專門與窄深,有時竟會陷入其中而忘記以更廣闊的態度來觀看問題,導致研究成果太過艱澀而不能含括全體。讀大師的經典著作,尤其是在歷史學這門學科來說,現今已少有如錢賓四先生的國史大綱般宏觀的書籍,而我們讀書會選擇這部書作為主體,再輔以現代史學的新研究,個人認為是個很好的方式。也就是說,通過這樣既兼顧全體又不遺漏細部的方法,能使讀書會的效益能發揮到最大,我也期待下學期讀書會的繼續進行。

史研所碩一 林楓玨
《國史大綱》這本近代少有的中國通史,長年以來一直是各大學歷史課的指定教材之一,雖然其部分論述已被這二三十年來的研究所取代,但《國史大綱》在近代史學上的意義,如同正史當中的《史記》,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利用傳統的治史方式,開創出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引領著台灣史學界的發展。正因《國史大綱》其內容並非一人閱讀即可完全了解,加上本著史學研究即是需與人討論的學科的信念,於上學期初加入由學長主持的經典閱讀讀書會,希望藉由這個讀書會,更深入地了解錢穆的史學,也能和同輩進行學術上的交流,增加自己學術的視野。
非常幸運的,參加讀書會的七位同伴,各個臥虎藏龍,每次讀書會和夥伴們的討論,聽取他們對各項問題精闢的見解,以及回答我對《國史大綱》的若干問題,常常三個小時下來,讓自己的腦袋裝了滿滿的知識,都需要花一兩天來吸收。讀書會前規定必須閱讀一篇相關文章或書籍,以及讀書會時的討論,讓我對中國史的若干問題產生新的想法,並且開始從不同角度思考中國史,例如地域研究、考古資料的運用等等。雖然參加這個讀書會必須要花掉不少時間來準備和討論,但我深信,這些準備和討論對我日後的碩士論文的寫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本著這些理由,這學期依舊加入了這個經典閱讀的讀書會,希望能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讓參加讀書會的夥伴,彼此能有更多的進步。

史研所碩一 劉芝慶
繼續參加下學期國史大綱讀書會,讓我對於「游於藝」有更深層的體會。本來嘛,中國歷史淵源流長,欲窺其流變趨勢,最好先得其通,要得其通,一條路子便是游於藝,例如「遊於藝」的孔子,其生命型態,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的美學、一種「玩」,這種自由、隨性與開放的心境,游於多方而成於禮樂。循此而下,研讀通史的我們,博通多方,藉由遊藝的方式而進入中國歷史,寓教於樂,古典文化非但不嚴肅,反而可以涵養性靈,是輕鬆的、是自在的,也是「學而實習之,不亦樂乎」式的游玩,因此我們更能以愉悅的、開闊的態度來「游戲人生」,感詩之興,立於禮樂,成於逍遙,正如司馬遷記孔子死前:「方負杖逍遙於門」,此等逍遙,又未嘗不是一種歷盡人世的游戲心境呢?

人生個人經驗有限,歷史或許可以讓我們更瞭解世事與人生。

歷史三 施昱丞
這學期對我來說相當地關鍵,因為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未來。大三的我對於是否決定準備研究所這條路,心中產生了一些徬徨。一方面是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適合作研究。我不認為只有經過研究所的道路才能成為學者,但我希望能成為學者,而我不清楚研究所是不是最適合自己採取的道路。撇開社會所給予自己的立足點,以及能夠掌握的資源與環境,我最重視的是自己究竟有沒有繼續走在自己的道路之上,繼續走出屬於自己的學問。二方面是,即便真的決定要以研究所作為人生下個階段的目標,我也不太清楚自己適合的領域是哪個斷代、哪些主題。或許現在擔心這個有點早,但我認為這會影響到我對於未來的想法,以及對於自身道路的構想。

這學期的讀書會,其實也沒有給我什麼答案。不過這點後來讓我明白了一件事:現在擔心這些問題也於事無補。我想這些問題其實必須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回答自己,不管是我最適合的領域、題材,或者是我要走的道路是什麼,那都不是現在的我所能回答的,甚至也不是研究生的我所能回答的。但是讀書會的進行,讓我明白我終究是喜歡歷史的。我喜歡探討人,人是我最大的學習與研究興趣來源,而我至今仍舊以為歷史學是研究「人」最適合的學科。

歷史三 邱柏翔
我們讀書會(第三屆)到此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在學校大力提倡讀書小組計畫之下,我們也連續申請兩屆,所得到的資源也頗為豐富。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我們也讀完半本的國史大綱,雖不能說我們對中國史的認識有飛躍性的進步,但確實經過這麼多的努力,我們一定有相當的收穫。這學期由於游逸飛學長課業繁忙,因此由我擔任這讀書會與學校的中介。在這個期末的成果中,這麼多的摘要、史傳與心得,雖然整理起來蠻累人的,但是看到大家的努力換來這麼多的成果,其實心裡還蠻開心的。

這學期最大的收穫莫過於五月十三日閻鴻中老師來訪,那時我們所討論的是古代宗教,雖說老師是來看我們的進行方式,不過演變成我們問問題而老師回答。在這短短兩個半小時內,聽老師如何對於古代宗教詮釋,再聽到老師本身對於宗教的看法,很多都是我們從未思考的問題。而且,針對國史大綱,老師也提出他自己閱讀的感想。我才發現到,原來老師在我們這個年紀讀國史大綱時,也有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了解這本書是多麼博大精深。

我們這學期進行的方式也有許多的突破,在時間上面,我們從兩週進行一次改為每週一次,雖然負擔增加了,但討論起來也比較深入。另外,我們除了過去有的論文摘要外,在期中時,我們討論增加「史傳」這一個項目,在閱讀二手研究過多的情況下,回頭閱讀原始史料,這是讀書會很大的突破。而且直接讀原典時,每個人解讀的內容、著重的地方也不一樣。也可以知道,史料真的不是自己會講話的,而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想法而讓史料說不同的話。不過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個真相存在,所以才這麼努力去研究歷史吧。

歷史二 謝仁晏
因緣際會之下參加了國史大綱讀書會,真是增加了自己的學識見聞。在游逸飛學長的帶領之下,了解到國史大綱當中很多課題是重要的觀念所在,而在閱讀國史大綱之外,又有每個課題所介紹的史料及圖像解析,這倒是自己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觀念,也因此是第一次學習接觸。
歷史學的訓練是需要非常長時間的一段路途,我相信在錢賓四先生的國史大綱當中可以看到許多我們未曾發現或者是前人已經有利用的研究素材。就如同閻鴻中老師來觀摩我們那次所分享的心得一樣,國史大綱是一本近乎聖經的書,那麼如此說來,早在抗戰時期的錢先生就已經看到了很多我們現在還想的到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脈絡的解釋與看法,可以說是具有非常遠大的目光了。這樣說起來,我們自己是否在閱讀了這些素材與自行選讀的書籍篇章之後能夠有什麼樣的聯結,我想現在的自己似乎還沒有辦法完全的連結上去,但這一學期以來的學習,讓我對於許多材料有所了解與掌握,這可以說是最大的收穫。
當然也希望未來我能夠繼續的參與下去,在與諸位學長的討論之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進一步產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夠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他人。本來讀書這條路就是很漫長的,在自行閱讀之餘,最需要的我想是與他人的討論與切磋,閉門造車絕對不會有什麼特別重大的成果,也在此感謝了這些學長的教導。總而言之,國史大綱這一部書給人的收穫,絕對不只是只在歷史學之上更有其他可以學習的部分,最明顯的是錢賓四先生看待事情的眼光,這一點是我最想學習與效法的。

心理三 林郡儀
近代以來,西方中心論隨著洋槍洋砲,隨著各項科技,進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電影中,西方總以民主、科技、文明、啟蒙的個人姿態出現,東方則被冠以專制、迷信、猥瑣、蒙昧的集體形象。諷刺的是,在這些形象的操弄與滲透下,我們無意間接受了這個價值,認為水是外國的甜,月亮是外國的圓。
 就心理學來說,「跨文化研究」成為近年來的熱門項目。然而,西方所做的跨文化研究,只是要找個對照組以確立「自我」的存在,而非關懷我們的文化內涵。就算有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他們不在這個文化中,對許多符碼難以進行解讀。但我們自己呢?雖然了解,卻極力尋求「普世性」,要強以西方觀點套上,更以西方的價值觀來評價自己,很多時候就忽略了自身文化的底蘊。一方面受到西方影響,一方面又放不掉傳統文化。於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經典接觸相當少,對西方的瞭解又不夠深入,往往只抓到兩個文化中的糟粕,反而令人無所適從,總覺得虛無。近代許多知識份子對此有警覺,因此致力於恢復傳統。甚至要從傳統經典中取材,重新建立一套屬於華人的理論與體系。然而,這真的可行嗎?畢竟現在的我們早已不同於前人,受到西方文化滲透的我們,無法完全以傳統價值作評斷。
  其實東西方文化並非對立,而是像個連續尺標上的兩個端點。常常想到,若是我們能受到西方影響,強調個人獨立自主、自尊自信,那我們能不能影響西方,使他們開始向尺標的中間靠攏?其實近年來此趨勢逐漸展開,西方逐漸轉向東方,吸取東方文化的傳統價值,例如他們對禪宗與瑜珈的欣賞。可是這點仍有大部分是建立在他們對東方「神秘主義」的想像與好奇之上,令人無奈。但反觀自己,我們在對中華文化的了解中,是否身為稱職的領航者?顯然,我們對自身文化的斲傷使自己迷失了方向。要重新站穩腳步,便得破除西方中心論的迷霧,對自己深厚的文化有深刻的認識,而歷史是最佳途徑。
  錢先生在《國史大綱》開頭便闡明,一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略有所知並附隨溫情與敬意。這種溫情與敬意使我們不適於認為本國歷史一無是處,甚至將深處的罪惡與弱點歸諸古人,並進行文化自譴。在我們對本身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懷有溫情與敬意後,文化才不至於走向萎縮,國家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在這麼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自處?在保有並欣賞自身文化美善的同時又向不同文化取經,這是需要智慧的。只能說,文化間的交流不應是西風壓倒東風,或是東風壓倒西風。不論哪個民族的文化,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在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中,我們的文化能在追求人類共同福祉的道路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或許,這是身為人類的我們都該好好思考的。

沒有留言: